• 搜索
    搜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全球速读: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

    来源:农视网时间:2023-05-12 20:12:16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趁

    “科技成果转化难!”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秘书长、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主任刘玉涛研究员感慨道,“当前全国科研单位内设科技部门大多是‘自证’性质,其公信、公正、公裁力有限,与国外发达国家从市场发端的‘他证’媒介存在差距。”

    刘玉涛认为,国内外经验一再证明,市场才是检验科技成果最公正的砝码,也正是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根本突破点。联盟充分发挥“服务器”功能,创新开展各项工作,依托“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大比武”“湾区种质数字港”“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华南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华南中心”等平台,点线面发力,打通农业科技产业“最后一公里”。

    依托焦“点”构建要素洼地。截至目前,联盟依托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柯木塱总部,已汇聚起全球4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内19个省区的3.2万名科学家和12万家企业等要素资源,仅“丝苗米”单项就汇聚起了超1000亿条的组学数据,成为了大湾区乃至全国名副其实的农业科技产业要素洼地。

    精准牵“线”打造“超级媒婆”。联盟坚持公信、公正、公平、公证、公裁原则,发挥第三方“他证”职能甄选买卖方,并撮合双方手拉手。经反复实践,联盟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的“133N”模式,指“1”个全国直播甄选技术、“3”种技术匹配集成机制、“3”类主导转化示范通道、“N”种精准落地孵化。

    围点搭“环”提供全素赋能。联盟不仅局限于撮合“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截面转化,更重要的是围绕双方合作,构建起了产出来、卖出去、活起来全链条要素闭环支撑体系,包括生产、加工、流通、金融等18个环节。

    目前,联盟探索的“133N”模式已吸引了全国近五分之一的地级市前来交流学习,平台累计媒介服务超12亿次。

    关键词: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2023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浙江德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