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独家焦点】为城乡教育培养更多“大先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时间:2023-06-06 11:05:41


    (相关资料图)

    “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为我提供了一个高水平教师互相学习的平台,培养活动丰富多样,内容充实,尤其是理论与实践双导师引领,给了我莫大的专业支持和帮助。在这里,和志趣相投的教师结成成长共同体,深入讨论交流,同享教育智慧,让我对教育教学的认知与实践都有了质的提升。”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小学数学教师、首批齐鲁名师魏瑞霞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新一期(2022—2025)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及首期齐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名单。在前期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基础上,山东今年新增了齐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引领示范作用。

    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自2004年在山东基础教育阶段启动实施以来,经过近20年的持续推进,一批批齐鲁名师名校长在建设周期内得到了精心培养,实现了创新发展;培养期满后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培育一批批名师名校长队伍不断成长。

    “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是山东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鲜明教育思想和成熟教学模式、能够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专家型教师和校长队伍,引领带动全省教师和校长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更好地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推动全省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有效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孙晓筠说。

    扎实推进、系统培养,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杨红梅是烟台莱州市一名乡村小学教师,2022年被认定为新一批“齐鲁名师”。2019年入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后,她积极参与省级高级研修、课题研究、学术交流、主题群组研讨等培养培训活动,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国家教学名师等称号。

    如果说杨红梅是齐鲁名师群体的缩影,那么济南市辅仁学校校长郑廷伟在齐鲁名校长中也同样具有代表性。郑廷伟于2019年入选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2022年被认定为“齐鲁名校长”。“在导师团队的诊断和指导下,经过3年系统培养,我逐渐形成了以‘共享生命成长’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建立了‘学术领导、项目管理、行政服务’的现代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了学校工作由管理走向治理。”郑廷伟说,伴随个人专业不断成长,学校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获评首届山东省全环境育人规范校、山东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地、济南市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从教30余年的齐鲁名师魏瑞霞始终坚守三尺讲台,承担一线教育教学任务。自2004年入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以来,她先后参加了省内外高级研修、出国培训、课题研究、跟岗研修等培养培训活动,到重庆酉阳、德州平原、潍坊高密等地参加教育公益活动,支持帮助乡村薄弱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在专业发展的快车道上不停奔跑的同时,魏瑞霞还带领其他教师共同发展,领衔的“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荣获山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山东省工人先锋号等7项称号;主持的“小学数学模型思维教育”获2022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经过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的系统培养和“精准滴灌”,教师、校长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与能力、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目前,山东已累计培育基础教育阶段“齐鲁名师”532人、“齐鲁名校长”273人,中等职业教育“齐鲁名师”147人、“齐鲁名校长”41人。其中,有200人成为省级领航工作室主持人,23人成为教育部领航名师名校长,426人带领的团队或所在单位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3位教师获得国家人才项目支持。

    个性培养、导师引领,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在系统培养过程中,我们扎根理论研究,构建‘三维双系统’名师名校长成长机制模型。其中三维即外部生态、专业素养、个性特质三个维度,双系统包括由内驱力、外驱力组成的驱动系统和专业知识、专业发展能力等组成的智能系统。依据这一模型,我们探索了‘一体两翼双贯通’的名师名校长培养模式,即以‘学习研究发展共同体’建设为载体,知能提升活动和动力激发活动为两翼,将导师指导与课题研究、思想凝练等挑战性任务驱动贯穿培养周期的全过程,通过集中培训、跟岗观摩、进校指导等,助推工程人选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和校长。”承担齐鲁名师名校长培养任务的山东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主任刘文华介绍。

    齐鲁名师名校长人选的培养过程主要采取个性化、导师制培养,通过集中面授、跟岗学习、经典研读、主题论坛等多种形式,开展精准培训、特色培育。以课题研究和成果培育为例,工程人选在导师指导下围绕学校管理改革的重点和前沿问题独立或合作开展课题研究,经历完整的课题研究全过程,提升其教科研及创新发展能力,形成教学科研成果。同时,鼓励支持部分学科基础好、业务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选攻读教育管理硕士学位。

    在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辐射带动下,全省各地纷纷结合实际,组织实施市县两级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省、市、县三级名师名校长建设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全省名师名校长队伍不断壮大,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以淄博市为例,对标省级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建起了以名师名校长为主体的三级教育高层次人才培育阶梯及相对应的教育人才库,精准实施“点对点、分层次、精准滴灌”培养。借助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淄博市及各县级名师名校长的教育思想结出累累硕果,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不断涌现,有力促进了淄博全市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淄博建立了61个市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实施名师师徒传承的‘名师高徒’‘青蓝工程’等师徒传承计划,全市结对传承师徒5600对,形成了‘头雁领航、雏雁续航’的‘人才雁阵’成长态势和效应。”淄博市教育局局长孙英涛说。

    统筹兼顾、定向选拔,推动城乡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

    在齐鲁名师名校长和名班主任培养工程中,山东还兼顾推荐人选的城乡、学段、校际分布,义务教育学段乡村学校推荐名额单列,乡村系列工程人选的比例不低于20%,并实行定向评价和定向使用,有力促进了乡村教师、校长素养提升,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与此同时,山东省教育厅通过建立工程人选工作室、组建工作群组、形成学习共同体等措施,带动市、县(市、区)教育部门搭建平台,选择2至3所薄弱学校、乡村中小学校、幼儿园作为名校长工程人选的结对学校和实践基地,促进区域、城乡学校协同发展;名师名班主任作为建设工程人选,每人承担3至5名青年教师培养任务,充分发挥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程人选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

    昌邑市围子初级中学校长姜勇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乡村学校校长,经过齐鲁名校长工程培养,已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学校校长成长为第二期齐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主持人。“在培养期间,我边学习边实践,因地制宜开展了‘家校社共育’课题研究,通过办家长夜校、在每个乡村社区建立‘新父母学堂’等育人阵地,凝聚办学合力,实现了乡村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改变了学校办学的落后生态。”

    此外,姜勇不仅让自己担任校长的两所薄弱学校变成了乡村先进样板校,还在市县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昌邑市校长治校育人导师工作坊”“潍坊市乡村校长联盟”等组织,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校长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为山东省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保障,推动了全省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有效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了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孙晓筠说,“下一步,我们将以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为抓手,建立健全名师名校长遴选、培养、管理、使用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和管理机制,营造我省、市县名师名校长成长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进一步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06日第1版

    关键词: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每日时讯!海报|世界环境日:理一份“减塑”清单